做真实的自己 视频网站给公司做网站的公司
C语言—冒泡排序
- 原理
- 过程讲解
- 代码
- 1、直接在主函数里面实现
- 2、编写函数进行实现
原理
冒泡排序的原理是:从左到右,相邻元素进行比较。每次比较一轮,就会找到序列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。这个数就会从序列的最右边冒出来。
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,第一轮比较后,所有数中最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最右边;第二轮比较后,所有数中第二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倒数第二个位置……就这样一轮一轮地比较,最后实现从小到大排序。
过程讲解
假设待排序序列为 (5,1,4,2,8),如果采用冒泡排序对其进行升序(由小到大)排序,则整个排序过程如下所示:
1) 第一轮排序,此时整个序列中的元素都位于待排序序列,依次扫描每对相邻的元素,并对顺序不正确的元素对交换位置,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。
可以看到,经过第一轮冒泡排序,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出了最大数 8,并将其放到了待排序序列的尾部,并入已排序序列中。
2) 第二轮排序,此时待排序序列只包含前 4 个元素,依次扫描每对相邻元素,对顺序不正确的元素对交换位置,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
可以看到,经过第二轮冒泡排序,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出了最大数 5,并将其放到了待排序序列的尾部,并入已排序序列中。
3) 第三轮排序,此时待排序序列包含前 3 个元素,依次扫描每对相邻元素,对顺序不正确的元素对交换位置,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。
经过本轮冒泡排序,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出了最大数 4,并将其放到了待排序序列的尾部,并入已排序序列中。
4) 第四轮排序,此时待排序序列包含前 2 个元素,对其进行冒泡排序的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。
经过本轮冒泡排序,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出了最大数 2,并将其放到了待排序序列的尾部,并入已排序序列中。
5) 当进行第五轮冒泡排序时,由于待排序序列中仅剩 1 个元素,无论再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,因此直接将其并入已排序序列中,此时的序列就认定为已排序好的序列(如下图所示)。
代码
1、直接在主函数里面实现
//假设进行升序排序
#include<stdio.h>
int main()
{int arr[10] ;for (i = 0; i < 10; i++) //接收用户的数值{scanf("%d", &arr[i]);}for (int i = 0; i < 9; i++)//i<9进行解释①{for (int j = 0; j < 9-i; j++)//i<9-i进行解释②{if (arr[j] > arr[j + 1])//满足条件进行交换{int temp = arr[j];arr[j] = arr[j + 1];arr[j + 1] = temp;}}}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++)//打印数组,检验排序结果{printf("%d ", arr[i]);}return 0;
}
2、编写函数进行实现
#include<stdio.h>
void Bubble_sort(int arr[], int size)
{int j,i,tem;for (i = 0; i < size-1;i ++)//size-1是因为不用与自己比较,所以比的数就少一个{int count = 0;for (j = 0; j < size-1 - i; j++) //size-1-i是因为每一趟就会少一个数比较{if (arr[j] > arr[j+1])//这是升序排法,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比较,如果前数大则与后一个数换位置{tem = arr[j];arr[j] = arr[j+1];arr[j+1] = tem;count = 1;}}if (count == 0) //如果某一趟没有交换位置,则说明已经排好序,直接退出循环break; }}
int main()
{int arr[10];int i;printf("请输入10个数\n");for (i = 0; i < 10; i++) //接收用户的数值{scanf("%d", &arr[i]);}printf("排序前的数组>");for (i = 0; i < 10; i++){printf("%d ", arr[i]);}printf("\n排序后的数组>");Bubble_sort(arr, 10);for (i = 0; i < 10; i++){printf("%d ", arr[i]);}return 0;
}